首页
中心概况
新闻快讯
学术研究
教育培训
交流合作
人权动态
《人权研究》编辑部
首页->
新闻快讯
学术研究
项目
论文
著作
获奖
研究报告
首页
>>
学术研究
山东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任谢鹏程教授在《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发表最新理论成果
[06-05]
论新时代检察履职机制谢鹏程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编者按原文载于《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5年第3期(与山东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赵常伟合著)。内容摘要:健全依法一体履职、综合履职机制是全面深化检察改革、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检察工作的必然要求。根据党中央、最高检的改革部署和检察工作实际,厘清依法一体履职、综合履职机制的核心要义、基本要求和保障措施,是把握新时代检察履职机制的理论前提。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借...
山东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副主任郑智航教授在《学习与探索》发表最新理论成果
[05-22]
数字执法的原理阐释及其法治约束郑智航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编者按原文载于《学习与探索》2025年第5期(与山东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于江磊合著)。内容摘要:数字技术与政府组织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推动了行政执法样式的数字化转型。数字执法与传统行政执法在理念、原则、程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数字人权、数字正义、数字安全、数字向善是数字执法应当特别遵循的基本原则。数字执法造成了行政执法部分程序的逃...
山东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任谢鹏程教授在《法学》发表最新理论成果
[05-21]
论《孟子》中的人权理念谢鹏程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编者按原文载于《法学》2025年第5期。内容摘要:《孟子》是人权理念比较鲜明和突出的儒家经典。厘清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人权的关系,明确传统文化中的人权形态,基于普遍性和特殊性两个视角具体化人权理念识别标准,从而构建传统文化人权理念的判断逻辑,这是研究《孟子》人权理念的方法论前提。在渐次析取《孟子》人权理念的基础上,构建“价值基座—基本原则—实践路径”的理念...
山东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研究员冯俊伟教授在《法学杂志》发表最新理论成果
[05-17]
论犯罪所得没收的司法证明冯俊伟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编者按原文载于《法学杂志》2025年第3期。内容提要:从近年的立法和实践来看,我国刑法关注的领域已经从定罪与量刑扩展到犯罪所得没收,与犯罪所得没收相关的程序规范、证据规范应当同步发展。传统证据法主要围绕犯罪构成展开,缺乏对量刑证明和犯罪所得没收证明问题的关注。犯罪所得没收的实体法规定确定了新的证明对象,扩大了证据范围,也推动了证据法的新变革。根据我国《...
山东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研究员宋保振在《东方法学》发表最新理论成果
[05-16]
论我国数字经济政策的法律化宋保振山东大学法学院副研究员编者按原文载于《东方法学》2025年第3期。内容摘要:数字经济政策法律化是基于我国数字经济治理法治化目标,对数字经济领域既有“政策—立法”二元治理模式的优化。当下数字经济政策法律化面临着“政策体系繁杂、内容抽象且稳定性不足”“欠缺转化为具体法律规范的理据和标准”,以及“政策的时效性和程序性限制了转化进程”三重困境,这些困境包括多项具体问题。立法中...
山东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研究员宋保振在《法学论坛》发表最新理论成果
[05-14]
“权力—权利”视角下数字分配正义的法律实现宋保振山东大学法学院副研究员编者按原文载于《法学论坛》2025年第3期。内容摘要:数字分配正义是基于数字正义理念,信息和数据被赋予特定价值后,社会资源、要素、机会等的均衡配置。数字分配正义包括狭义的数据要素收益合理分配,以及数字化社会生产、生活及治理中,不同公民主体对数字红利的公共占有与共享,是实现数字社会公平正义和国家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理论保障。数字分配正...
山东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柳忠卫教授在《法学论坛》发表最新理论成果
[05-14]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目的犯模式之法理证成柳忠卫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编者按原文载于《法学论坛》2025年第3期。内容摘要: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属于目的犯的观点在结论上是正确的,但却一直存在正当性根据不足的质疑,其根本原因在于目前流行的观点混淆了法律续造与法律解释的区别,将目的性限缩与限缩解释混同,在减轻法官证明责任的同时降低了解释结论的可接受性。我国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法律规定存在法律漏洞,该法律漏洞...
山东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副主任郑智航教授在《当代法学》发表最新理论成果
[05-09]
数字法律行为的逻辑构成与类型分析郑智航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编者按原文载于《当代法学》2025年第3期。内容提要:数字法律行为是指通过网络、数据和算法等为主要呈现或表达方式而实施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活动。技术与人的行为的深度结合,使法律行为的手段与方法得到了数字化重塑,并体现为交易的智能化、权力主体行为的智能化。网络空间的数字化和即时性使法律行为摆脱了物理空间的束缚。数字科技正在重塑法律...
山东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研究员程龙在英国Routledge出版社出版英文专著
[03-31]
《Universal Standards for Defining Obscenity》程龙山东大学法学院助理研究员编者按该书简介:In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there is no universal standard for defining obscenity. The book aims to demonstrate that there indeed exist underlying universal standards for defining obscenity (USDOs). However, their application to different contexts of time, place, and culture, may legitimately result in var...
山东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任谢鹏程教授在《行政法学研究》发表最新理论成果
[03-24]
论检察公益诉讼的抗诉程序原文载于《行政法学研究》2025年第3期。内容摘要:检察公益诉讼法将成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开创性的立法。抗诉程序作为检察公益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属性和公益诉讼国家治理特点的体现。只有从法律上确认检察机关在检察公益诉讼中的抗诉权, 建立健全检察公益诉讼的二审抗诉程序, 才能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促进依法行政、严格执法, 维护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等方面的职能作用。检察公...
[第 1 页] [共 1 页/ 3 条]